跟着《三十六计》学成语——假痴不颠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8-17 15:23:12
  • |
  • 作者:宿豫区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2338次
image001.jpg?v=1716161166931

说到兵法、说到计谋,我们经常会想到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,很多人可能以为这句话是出自《孙子兵法》,其实并不如此,它真正的起源应该是《三十六计》。

《三十六计》是一部影响较大、流传甚广的兵家权谋书。而“三十六计”这个词,来自于南北朝。《南齐书•王敬则传》记载:“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,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’”这里的“檀公”就是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檀道济,由此则可以看出,“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”是檀道济所创造。它的意思是,在败局已定、无可挽回的情况下,唯有退却,方为上策。此语后来被人沿用至今,成为众人皆知的成语。不过,这本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写,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,因此人们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。

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并了解真正的三十六计吧。

假痴不颠:假装痴呆,掩人耳目,另有所图。

原文:宁伪作不知不为,不伪作假知妄为。静不露机,云雷屯也。

解释:宁可假装不知道而不行动,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。要沉着冷静,不要展露一点机密,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时隐藏地下一样的平静。

浅解:面对一些复杂艰难的局面,要静静的等待,不让别人觉察到自己的真实目的,宁愿装作不知道而不去做,不要假装知道而胡作非为。

造句:1.真是妙不可言,你这招“假痴不颠”之计当真是运用的出神入化、登峰造极呀!

2.何为假痴不颠之计?意思就是装聋作哑、痴痴呆呆,而内心却特别清醒。

3.在这个夹缝中,曹家的历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,小曹是选择展露锋芒,还是继续假痴不颠,都会在后文中慢慢道来。
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阅读“假痴不颠”的故事,并回答下方的成语小提问。

image002.png?v=1716161166931

提问:

1.下面哪个成语和“假痴不颠”意义最不相同?

A.半痴不颠  B.装聋作哑  C.装疯卖傻  D.螳臂当车

2.下面哪个括号中可以加上“假痴不颠”这个成语?

A. 这已是时势所趋,我们弱小的反对力量无异是(    ),起不了什么作用。 

B. 当务之急,就是要抛弃家主继承人的位置,并且新的家主继位后还得继续装傻充愣,行(    )之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