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着《三十六计》学成语——苦肉计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9-14 10:54:03
  • |
  • 作者:宿豫区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716次
image001.jpg?v=1716168233815

说到兵法、说到计谋,我们经常会想到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,很多人可能以为这句话是出自《孙子兵法》,其实并不如此,它真正的起源应该是《三十六计》。

《三十六计》是一部影响较大、流传甚广的兵家权谋书。而“三十六计”这个词,来自于南北朝。《南齐书•王敬则传》记载:“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,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’”这里的“檀公”就是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檀道济,由此则可以看出,“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”是檀道济所创造。它的意思是,在败局已定、无可挽回的情况下,唯有退却,方为上策。此语后来被人沿用至今,成为众人皆知的成语。不过,这本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写,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,因此人们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。

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并了解真正的三十六计吧。

苦肉计: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,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。

原文:人不自害,受害必真;假真真假,间以得行。童蒙之吉,顺以巽(xùn)也。

解释:(正常情况下)人不会自我伤害,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;(利用这种常理)我则以假作真,以真作假,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。这样,就如同蒙骗幼童一样,蒙骗敌方,使他们为我方操纵。

浅解:利用“人不自害”的常理,作出必要的牺牲,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。

造句:1.别上当!那只是他的苦肉计。

2.有了这个概念,你就可以大胆施展苦肉计,博取同情,转移注意。

3.监守自盗的警卫用苦肉计掩人耳目,没想到警方一眼就看出破绽
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阅读“借尸还魂”的故事,并回答下方的成语小提问。

image002.png?v=1716168233815

提问:

1.下面哪个成语与“苦肉计”的意义最相近?

A.装腔作势  B.无计可施  C.束手无策  D.堂堂正正

2.下面哪个括号中可以加上“苦肉计”这一三字成语?

A. 他想起在战俘集中营时,一位老兵告诉他的“(   )”,朝自己腿部开了一枪。 

B. 使用(   ),让曹操和刘备相互攻打,我们坐山观虎斗,待时机成熟,一举占领荆州,此可谓一箭双雕